- 民间信仰最真实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中国现有的五大宗教中,道教可谓土生土长,而佛教、天主教、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从不同的地域,且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传入中华大地。因此,诸种外来宗教怎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也就成了一个饱含历史、现实和学术意义的问题。 天主......
- 构筑亚洲新未来 宗教不可或缺
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开设了宗教分论坛,这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14年来,首次专门开设以宗教为主题的分论坛。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世界三大宗教的六位嘉宾围绕亚洲主要宗教的现代诠释及现实意义、亚洲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倡导“......
- 文徵明89岁行书自作诗册
文徵明(款)行书自作诗册页,水墨绢本,30×15cm×14页 。资料来源:北京保利2024秋拍。 作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的《行书自作诗册》,原为手卷,后改为册。内有《午门朝见》《奉天殿早朝二首》《雨中放朝》《雪后长安门候朝》......
- 太极图的文化内涵 章伟文
“太极”和“太极图”已是极为普遍、又极容易让人产生神秘联想的字眼和图案。我们知道,明代的高道张三丰曾悟创了一套拳法,能“四两拨千斤”、“以弱克刚”,称之为武当太极拳;京剧的脸谱中,太极图和八卦是智慧和法力无边的象征;我们的近邻——韩国......
- 鬼谷学派的养生理论有哪些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从《鬼谷子》一书的内容来看,鬼谷养生的主要观点是精神与物质并用,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鬼谷子》一书有《本经阴符七术》,其中有“盛神”、“实意”、“养志”之说,在《持枢》和托名鬼谷子的《阴符经注》中又有保身、守时等理论。此外《本经阴......
- 道教音乐发展史略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音乐源于劳动,因而,音乐所反映的内容最初也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实际需要相直接联系。道教音乐起源于原始巫教的降神歌舞 , 来自远古的巫文化。在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中 ,广泛吸收了古代宫廷音乐、琴曲音乐和民间艺术音乐的精华 ,逐步形成了具有其独......
- 道教音乐与养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在道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音乐统称为道教音乐,它包括道教科仪音乐以及道士在宣道、布道和修身养性时所使用的音乐。可见,道教音乐也是道士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为了“绝尘欲,炼心性”,每日早晚必须面对神灵,上殿诵经。凡住宫观道士,皆以敲钟、击鼓......
- 道教音乐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 ......
- 道教重命养身的养生观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一、道教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生命的 道教养生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它把人的生命作为考察研究对象,竭力了解人的生命本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并把延年益寿、开发智能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
- 道教超度沐浴荡除亡魂旧染黄华荡形天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在道教黄箓超度,通过开方破狱、摄召度桥、沐浴朝真、炼度施食等,荐拔地狱中的各类伤亡孤魂,使其出离幽狱,升登仙界。在超度过程中,通过开方破狱、摄召度桥等科仪后,将久沉黄泉冥府的亡魂救拔出离幽暗,上升南宫。 很多人好奇,亡魂凝浊积秽未......
- 道教的神仙谱系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中国道教信奉的神仙谱系极为繁杂。《太平经》中“神仙”分为六等,陶弘景著《位业图》,分七个“神团”,张君房《云笈七笺》等道书中更将“神仙”分为十个等级,最高为“三清”、“四御”,最低为“城隍”、“土地”。一般来说,道教神仙谱系是经过南北......
- 道教的斋醮科仪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在道教官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异的法器,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翩翩起舞,犹如演出一场折子戏,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
- 道教的拷鬼棒上怎么会有行刑拷鬼孟元帅和打邪灭巫朱元帅的名号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提起孟元帅,很多人都会联系到拷鬼棒。拷鬼棒,是供奉在法坛上的棍棒型法器,上面一般都会刻着“行刑拷鬼孟元帅”或“打邪灭巫朱元帅”。从前面的介绍不难发现,朱元帅曾立大誓愿断天下无道妖魔,济度群品,剪灭妖邪,一切害民不平之事,悉皆刬除。朱元......
- 道教的养生说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多神宗教,与儒教和佛教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黄帝时代,已有四千七百余年的历史。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乃是以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故道教称老子为其教祖。道教的......
- 道教的三灾八难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 《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
-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心性论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三家心性论既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要厘清其中一家的心性论思想都不能不关注其他两家,道、儒二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心性论思想自然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外来......
- 论道教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摘要:无论从神明对象看,还是从仪式、载体看,道教对民间信仰都具有巨大影响。事实上,道教已融入民间信仰生活,这既是华族社会移民习俗延续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包容文化的精神结晶。以道教为大宗的民间信仰,表现出浓烈的寻根意识,成为民间社会相互......
- 论王安石学派的老学思想 刘固盛
刘固盛 宋元之际著名的道教学者杜道坚在《玄经原旨发挥》一书中说:“道与世降,时有不同,注者多随时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师之。故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晋人注者为‘晋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这里说到了老学发展的一个......
- 论新时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
摘要:从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宗教与现代主义相适应问题是现代宗教在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不同的宗教传统和历史条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选择,宗教与现代主义相适应问题便有着不同的历史形式和价值取向,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在新......
- 论张伯端的老学思想 刘固盛
刘固盛 张伯端,字平叔,一名用成,号紫阳,天台人,北宋著名道教学者,有《悟真篇》传世。《悟真篇》在道教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与《周易参同契》一起被誉为“千古丹经之祖”。此书以诗词的形式对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发,......
- 董江阳美国施行的是政教分离模式吗
摘要:现代政教分离概念及原则,通常被认为是美国人民的一项发明,而且也是美国社会历来奉行的政教关系模式。然而,这种说法缺乏严格界定,也并不完全准确。本文详细探讨了政教分离概念与原则在美国的萌芽、兴起、分化与回落,分析了政教分离原则各种潜......
- 葛洪对医学的贡献主要在哪些方面
葛洪,字稚川,东晋著名道士。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肘后备急方》四卷、《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各三十卷、《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一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各三十卷。内容丰富,涵盖了......
- 萨满教与萨满神话中的火神及盗火英雄
在天神与火神之间的斗争中最著名的英雄莫过于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了。在天父宙斯藏起火种惩罚人类之时,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送与人类,自己却被锁在高加索山上,受尽天鹰啄食肝脏之苦。他的盗火之功和坚贞不屈,千百年来受到人类的崇敬和赞颂......
- 茶言茶语茶叶的9种超级功效
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茶叶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经分析,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单宁、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胡萝卜素、芳香油、酶、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
- 茅山道士必修经书三茅帝君宝忏
三茅真君修道的事迹,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因年代久远,目前道教经书总集《道藏》及《云笈七签》等道书仅保留了一些三茅真君修道论述的片段。经书《三茅帝君宝忏》中也有论述。但关于此经书的由来,却颇有些周折。据市道协会长杨世华道长说:此经茅......
-
道教的财神中国古时并无财神,财神信仰的出现,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间历史上出现财神有:比干、赵公明、关公、柴荣、五显财神、何五路、陈人顾希冯之五子、财公财母、和合仙官、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以及财神使者。就道教信仰来说,要属武财......详细
-
道教的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近30年来,许多著作和文章都论及道教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然而,作为道教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道教的爱国主义理论依然有待深入探讨,诸如道教为什么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道教爱国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回答和做深入研究的......详细
-
道教的报恩思想是什么“报恩”,即报答恩德,此指为孝。道教认为,人生难得,现既为人,实大幸事,故当珍惜。具体表征应学:“乌鸦反哺”之德,做人则更应以“孝”回报父母。因而道教提出:“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以供世人学习......详细
-
道教的呼吸调息道教的呼吸,即所谓的“气”的。道教中“气”的概念,内涵有三个要旨,一指先天气,即父母精血构胎时的元阳气;二指后天气,即通过饮食物质所化生的能维持生命存在的能动力,以及各脏器官的功能作用等;第三,指自然界的空气,即呼吸气,道们通过呼吸达......详细
-
道教的六天说“六天”这个概念在早期道教的经典里是经常见到的,道教对它的批判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中国学术界对这个概念及其在道教史上的演化一直没有作出深入的讨论[1]。“六天”这个本出于儒家的概念何以在道教中这么重要,反而鲜见于儒家经典,道教对它的......详细
-
道教生命观与道教养生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养生之道网导读: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产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详细
最新博文
-
赞叹道教女性神仙你心里的女神是谁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三八妇女节全称“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节”,也称“女神节”。它是为庆祝妇女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而设立的国际性的节日,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也是劳动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道教中的女性神仙,也是非常值得一说的对象。谈及女神的神通广大,自古中国民间就有“北元君,南妈祖”之说。 北元君指的就是碧霞元君...
2025-04-11 0次
阅读更多 -
世界大考场在考验着每个人内心的贪嗔痴
考场的环境要求人们在困境、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贪嗔痴可以理解为 一切烦恼的根源 ,而在生活中,不同的情景不断刺激这些内心的倾向,我们由此感受到内在的冲突与成长的需要。 1.贪(渴望与执著) 现代社会让人很容易陷入对财富、地位、物质和关系的执著。消费文化、社交媒体和竞争环境,仿佛在不断地放大“贪”。然而,这种追逐往往伴随着空虚感,人越是追求外在,可能越难真正找到内心的满足。...
2025-03-22 0次
阅读更多 -
黄裳内丹学的理论特色初探 尹志华
尹志华 清末道教内丹学家黄裳,字元吉,江西丰城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可知他曾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云游至四川自流井(今属自贡)地区,为当地好道之士所挽留,设乐育堂讲授内丹诀法,十余年后解馆离去,不知所终。[1]黄裳讲道的内容,由其门人笔录而成《乐育堂语录》(收入《藏外道书》第25册)与《道德经讲义》(又名《道德经注释》,收入《藏外道书》第22册)一书,黄裳本人撰写的著作...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中的养生术
世传鬼谷子的四门学问之一就是出世学,即“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冲举可俟。”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这些不过是一种传说,还不足为凭,真正能代表鬼谷子学派养生理论的,主要是《本经阴符七术》。 《本经阴符七术》与《鬼谷子》部分的风格截然有别。历代学者多以为是后人的附会,也有人认为很可能是“鬼谷先生”向们传授的另一本古《阴符》,而被后人附于《鬼谷子》之后,误以为是一体。不论哪一说法成立...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高师宁城市化与宗教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全面提速的。根据相关方面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5%—60%,城市人口将达到8—8.5亿。正因为如此,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 Stiglitz)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高丽道观福源宫考
摘要:福源宫是高丽睿宗时期建造的皇家道观.经考证,福源宫创建于政和六年,建成于政和八年,可能是仿照宋朝道观太一宫所建.福源宫是从属于国家祭祀体系的宗教机构,其宗教功能主要是为国家和王室祈福禳灾.福源宫的建造,标志着在高丽正式形成了以宫观为依托的纯正的科仪道教,提升了道教在高丽王朝的地位,扩大了道教的影响,但是道教的地位及影响仍然不能与佛教相提并论. 【作者】黄勇...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马克斯主义宗教观研究
iwr.cass.cn/mkszyzjgyj/马克斯主义宗教观研究...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饭后10症状要当心
一顿美餐之后,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却会出现局部的疼、痛、胀,或是泛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吃饭时出现的感觉,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没准还能帮你更早地辨别出一些隐藏颇深的疾病呢! 1、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泛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中老年人要考虑到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 2、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飲食以時道教飲食觀摭談之二 黃永鋒
黃永鋒 道教養生家認為一年四季有寒熱溫涼之別,食物也有清涼、甘淡、辛熱、溫補之分,所以飲食養生應當順應四時之宜。晚唐道士施肩吾所撰之《養生辨疑訣》明確指出:“服餌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時逆順之宜,久而服之,反傷和氣。遠不出中年之內,疾害俱生。”[1]北宋茅山道士劉詞也在《混俗頤生錄·序》中指出:“天地精粹以生形,寒暑燥濕以生困,合順而守之,順則瘵癘不作,逆則萬瘥輻湊...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颜真卿记录的道教史迹 王宗昱
王宗昱 颜真卿作为一位书法家,他的文集中保留了许多宗教史料,值得后人重视。陈垣先生的《道家金石略》收录了颜真卿四篇碑记,其中《桥仙观碑》即《颜鲁公集》的《华盖山王郭二真坛碑铭》。但是,陈垣先生和《道家金石略》补编者并没有检阅《颜鲁公集》,所以仍然有几篇道教碑记没有能收入。这些碑记是:《东方先生画赞碑阴记》、《华岳庙题名》、《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